各医疗卫生机构:
鉴于近期安徽、辽宁等地发生本地聚集性疫情,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常态化防控工作,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严防疫情反弹扩散,经研究,决定开展医疗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督导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2021年5月16日—5月20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检查对象
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
三、检查内容
重点检查各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门诊管理、住院管理、医废处置、物资储备、院感防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及业务培训等情况(具体检查内容详见附件)。
四、检查安排
(一)督导组
组 长:蔡碧波(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队长)
副组长:王秀蕊(区医院副院长)
王和锦(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副队长)
廖朝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正股级干部)
成 员:许 汶(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干部)
王艾萍(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干部)
陈琼霞(区医院院感科干部)
骆婧雯(区医院院感科干部)
检查对象:区医院、洛阳镇卫生院、东园镇中心卫生院、张坂镇卫生院、百崎乡卫生院、弘润医院、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长征门诊部、现代综合门诊部、登美口腔门诊部、庄伟煌口腔门诊部
(二)各乡镇卫生院
各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小型医疗机构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工作检查表》要求,抓紧组织对辖区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开展督导检查,于5月20日前将检查情况报送卫健科。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随机抽查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督导检查情况。
五、工作要求
1.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结合督导重点认真开展自查,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落实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2.各督导组、各乡镇卫生院要坚持检查与指导并重,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现场提出指导建议,明确整改要求,并做好问题记录;各检查人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3.各督导组要科学合理安排检查时间,由各组提前对接相关医疗卫生单位,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并于检查结束后,将督导检查情况梳理形成纸质版和电子版反馈至卫健科。
附件:1. 医院、门诊部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督导检查表
2. 小型医疗机构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督导检查表
泉州台商投资区民生保障局
2021年5月16日
附件1
医院、门诊部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督导检查表
受检医疗机构名称(盖章): |
|||||
设置发热门诊情况 是□否□ 设置核酸检验实验室情况 是□否□ 设置隔离病区情况 是□否□ |
|||||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存在问题 |
备注 |
|
1 |
责任落实 |
是否成立院内防控督查工作专班,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并做好记录,建立工作台账并及时落实整改。 |
|
|
|
2 |
是否建立院内感染防控挂钩负责制,由班子成员分别挂钩联系、包干负责院内相关科室、部门的感染防控工作。 |
|
|
|
|
3 |
是否建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
|
|
|
|
4 |
是否开展全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
|
|
|
|
5 |
是否开展重点岗位人员2周一次核酸检测,其他岗位人员6周一次核酸检测。 |
|
|
|
|
6 |
预检分诊 |
是否对全部来院人员逐一进行体温筛查、查看健康码、督促戴好口罩。 |
|
|
|
7 |
是否在显著位置设置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台是否标识醒目,不得用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台。 |
|
|
|
|
8 |
预检分诊岗是否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
|
|
|
|
9 |
是否备有水银体温计监测可疑病人体温(放置在75%酒精浸泡盒消毒和干燥盒备用)。 |
|
|
|
|
10 |
是否备有外科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
|
|
|
|
11 |
患者信息登记表填写是否详细完整,是否有漏项。 |
|
|
|
|
12 |
是否有手卫生设施或使用手消毒液(查看有效期、启用日期等,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每次接触发热患者后是否立即进行手消毒。 |
|
|
|
|
13 |
工作人员是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手套等)。 |
|
|
|
|
14 |
是否建立消毒登记表并记录;是否每天至少两次消毒物体表面、地面等(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30分钟,用清水擦拭,擦拭的抹布用后消毒);接诊发热患者后是否立即进行物表消毒并记录。 |
|
|
|
|
15 |
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是否存在截留接诊发热病人的现象。 |
|
|
|
|
16 |
工作人员是否熟悉发热病人转运流程,是否存在让发热病人自行离开的情况(应报告120或辖区卫生院专人专车将相关病人转送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诊治)。 |
|
|
|
|
17 |
发热病人等待转运期间是否有初始隔离措施(如设置应急隔离帐篷)。 |
|
|
|
|
18 |
发热门诊 |
是否按照《发热门诊建筑装备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对发热门诊进行改扩建。 |
|
|
|
19 |
是否实行24小时值班制。 |
|
|
|
|
20 |
工作人员是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规范穿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帽子、隔离衣、手套、鞋套/胶鞋等)。 |
|
|
|
|
21 |
是否建立消毒登记本;是否每天定期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每天至少两次消毒物体表面、地面等。 |
|
|
|
|
22 |
是否严格执行“一医一患”。 |
|
|
|
|
23 |
是否对发热门诊病人全部开展核酸检测。 |
|
|
|
|
24 |
医务人员每次接触发热患者后是否立即进行手消毒。 |
|
|
|
|
25 |
设置活动板房的,是否同时启动原建筑的改造项目。 |
|
|
|
|
26 |
是否按要求开展发热门诊医疗服务监测工作,落实每日数据上传。 |
|
|
|
|
27 |
门诊管理 |
是否科学设置候诊、就诊座位间隔距离,预留必要的应急隔离空间,避免患者面对面,患者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 |
|
|
|
28 |
工作人员是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规范穿戴医用外科口罩,帽子,必要时隔离衣戴手套等)。 |
|
|
|
|
29 |
是否每天定期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做好记录。 |
|
|
|
|
30 |
是否存在人员聚集现象。 |
|
|
|
|
31 |
住院管理 |
是否实行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 |
|
|
|
32 |
是否全面落实“一患一陪护”,陪护人员是否办理陪护证,是否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
|
|
|
|
33 |
病房是否落实谢绝探视规定。 |
|
|
|
|
34 |
是否开展病区医院工作人员、陪护人员体温监测和健康筛查。 |
|
|
|
|
35 |
病区内是否设置应急隔离病室。 |
|
|
|
|
36 |
病区是否存在人员聚集、串门现象。 |
|
|
|
|
37 |
是否对全部住院病人及陪护开展核酸检测。 |
|
|
|
|
38 |
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 |
是否设置核酸检测实验室。 |
|
|
|
39 |
是否按上级要求配备足够的检测人员( 人)和提取仪( 台)、扩增仪( 台)。 |
|
|
|
|
40 |
是否按要求储备2个月的核酸检测试剂。(单日最大检测能力 份×60天= 份) |
|
|
|
|
41 |
是否开展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测。 |
|
|
|
|
42 |
需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医疗机构,是否按建设进度推进工作。 |
|
|
|
|
43 |
医废处置 |
医疗废物暂存点是否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和落实“五防”措施。 |
|
|
|
44 |
是否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盛装医疗废物;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
|
|
|
|
45 |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相关工作人员是否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
|
|
|
|
46 |
是否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 |
|
|
|
|
47 |
是否按照国家文件要求,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医疗废物区分处置,并有明确标识“新冠”。 |
|
|
|
|
48 |
物资储备 |
是否储备足量额温枪、水银体温计、医用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防护服)、消毒液、消毒工具等防护物资。 |
|
|
|
督导人员: 督导日期: 年 月 日 |
附件2
小型医疗机构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督导检查表
受检医疗机构名称(盖章): |
|||
序号 |
内容 |
存在问题 |
备注 |
1 |
是否专人负责机构内疫情防控工作,定期开展自查并做好记录,建立工作台账并及时落实整改。 |
|
|
2 |
是否建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
|
|
3 |
是否开展(接受)全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
|
|
4 |
是否对全部来诊人员逐一进行体温筛查、查看健康码、督促戴好口罩。 |
|
|
5 |
是否备有水银体温计检测体温(放置在75%酒精浸泡盒消毒和干燥盒备用)。 |
|
|
6 |
患者信息登记表填写是否详细完整,是否有漏项。 |
|
|
7 |
是否有手卫生设施或使用手消毒液(查看有效期、启用日期等,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每次接触发热患者后是否立即进行手消毒。 |
|
|
序号 |
内容 |
存在问题 |
备注 |
8 |
工作人员是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手套等)。 |
|
|
9 |
是否建立消毒登记表并记录;接诊发热患者后是否立即进行物表消毒并记录。 |
|
|
10 |
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是否存在截留接诊发热病人的现象。 |
|
|
11 |
工作人员对发热病人转运流程是否熟悉,是否存在让发热病人自行离开的情况(应报告120或辖区卫生院专人专车将相关病人转送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诊治)。 |
|
|
12 |
发热病人等待转运期间是否有初始隔离措施(如设置应急隔离帐篷等)。 |
|
|
13 |
是否建立消毒登记本;每天定期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每天至少两次消毒物体表面、地面等。 |
|
|
14 |
是否有避免人员聚集的措施(科学设置候诊、就诊座位间隔距离,预留必要的应急隔离空间,避免患者面对面,患者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是否存在人员聚集现象。 |
|
|
15 |
是否开展医务人员体温监测和健康筛查、核酸检测(其中:重点岗位人员2周一次核酸检测,其他岗位人员6周一次核酸检测)。 |
|
|
16 |
医疗废物暂存点是否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和落实“五防”措施。 |
|
|
17 |
是否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盛装医疗废物。 |
|
|
序号 |
内容 |
存在问题 |
备注 |
18 |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相关工作人员是否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
|
|
19 |
是否存在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的情况。 |
|
|
20 |
是否储备足量额温枪、水银体温计、医用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防护服)、消毒液、消毒工具等防护物资(满足15天使用)。 |
|
|
督导人员: 督导日期: 年 月 日 |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区直有关部门联合承办 访客数总量:
地址:泉州台商投资区行政办公大楼 电话:0595-27551000
网站标识码3505000061 闽公网安备 35051902000102号 闽ICP备102080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 0595-27559633、xck27559633@163.com
闽政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