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助力精细管理,我区污水系统框架初步形成
时间:2019-10-09 15:26 浏览量:

  日前,记者从泉州台商投资区水务公司了解到,张坂片区、东园片区污水主干管网已完成,洛阳片区与百崎片区正在进行扫尾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完成。

  据悉,为解决群众关注的污水排放问题,台商区水务公司以“强基促稳”专项行动为契机,着眼于污水管网的建设、地下管网数据库的完善、智慧水务平台的运用,通过精细化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搭建全区 污水收集主管网

  建设各镇区污水收集主干管是台商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向四个乡镇覆盖的重要支撑环节,关系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的成败。

  台商区水务公司工程部副经理林金钏介绍,在建区之前,台商区污水管网基础薄弱,基本空白,虽依托市政道路同步建设污水管道,但未能连网形成系统。为打通污水系统关键节点,搭建污水主干框架,经区管委会研究、部署,水务公司于2016年启动全区四大镇区污水主干管网框架建设。项目管网总长度约47公里,并配套相应的提升泵站,项目建安费约1.2亿元。“随着片区主干管网的陆续建成及泵站的投入使用,将贯通各片区的污水管网,解决各片区的污水排放问题。”林金钏表示。

  洛阳镇段的惠东南干渠截污管道部分在渠道内建设。记者了解到,惠东南干渠是为排洪、灌溉之用。由于洛阳镇以及惠东南干渠沿线的村庄没有配备污水和雨水收集管网,以至于雨污合流,均排到该干渠里,造成水体浑浊,臭味弥散,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选择在干渠内部建设管网,一来便于收集群众直排进干渠内的污水,二来可以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水务公司项目业代表示。

  日前,记者在洛阳镇污水收集主干网施工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屿头村和洛阳村交界的惠东南干渠内搭设便道,以继续搭设污水管道。洛阳片区污水管网总长约14公里,于去年8月开始施工,分3个标段实施,前2个标段已经完工,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标段的施工,约剩500米左右的管道。

  建立健全雨污管网数据库

  惠东南干渠截污管道工程第一标段主干管竣工验收时,一位神秘的“客人”将被邀请到管道里巡查,录制管道内信息。这位“客人”就是管道CCTV视频检测设备,被工程人员称为“爬行器”。它在管网里走一通,就可以检测收集管道的材质、结构性、功能性等多项数据。

  2017年,在全市的污水管网普查时,台商区对建区前东园和张坂辖区内约60公里的雨污管网进行了清淤普查,并利用“爬行器”收集了地下管网数据。今年5月,学堂北路和学堂西路竣工验收时,“爬行器”被请到地下对雨污水管道进行了专项检测,形成了高清的视频资料。管网部经理赖志强表示,“爬行器”类似于医生在给病人做胃镜检查。至今年,台商区水务公司管网部通过地下管网的结构性和使用情况普查,建立健全地下管网数据,录入109公里的雨水管网信息、79公里的污水管网信息。

  不仅“爬行器”帮了大忙,健全和完善了地下管网的数据库,台商区水务公司还有一个“大招”,那就是去年5月投入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系统的三维管网功能。日前,水务公司管网部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其在系统上随机点开台商区滨湖南路与杏秀路交界处的三维管网,屏幕上通过三维立体方式立即显示出这一路段下各类地下管线,包括雨水井的数量和信息都能呈现出来。“假如出现某一路段道路塌方或地下管线爆裂等紧急、危险事故,可通过‘智慧管网’进行分析该位置点地下管网分布情况,避免了开挖中再次损坏其他管线。”赖志强表示。

  智能深度排查污水管网

  近日的一个下午,台商区水务公司管网部工作人员刘孝强一上班,就听到警报声。原来,系统显示,滨湖东路的污水液位点达到3.69米,高于限高2.2米。刘孝强立即查找原因,并通知相关巡查人员协助配合及时解决问题。

  去年,台商区水务公司启用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开启智慧城市地下管廊管理新模式。智慧水务管理平台不仅是个地下管网数据库,其还通过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台商区水务公司下属的各污水处理厂、原水泵站、污水泵站的关键生产指标(液位、流量、管道压力值等)、生产运行数据(设备开关、电流、电压、温度等)的自动采集、远程实时监视、智能预警,加强了各级管理人员对各厂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力度。

  “根据往年的经验,我们在污水管养的区域内增设了10个液位检测点,通过设置的高低限报警值,对该区域的污水管网及相关的排水设施进行动态管理,当污水管网出现堵塞或者汛期来临时,可以针对报警提醒的范围内进行排查,有效解决管网运行顺畅。”赖志强介绍,通过统筹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了由“经验模式”下的人工调度向“数字模式”下的智能调度转型。(来源:泉州晚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