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3101-1200-2023-00030
    • 备注/文号:泉台管办〔2023〕20号
    • 发布机构: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3-29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3-03-29 17:21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有关部门:

      经区管委会同意,现将《泉州台商投资区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3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泉州台商投资区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省市“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全面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推动我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根据《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通知》(闽应急〔2022〕128号)、《泉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泉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乡镇(街道)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泉安办〔2023〕21号)、《泉州市村(社区)“党建+应急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泉应急〔202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标准化建设、实体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实时化响应、常态化运行”的总体建设目标,以建设“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村(社区)标准化应急服务点”(以下简称“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为工作轴心,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专业化处突、常态化宣传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打通应急管理穿透到镇村(社区)的“最后一米”,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全覆盖、无盲区”的应急管理工作目标。

      二、工作方式

      为科学有序推进工作,按照“细化标准、试点先行、总结推广、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全区选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1个村(社区)作为“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夯实我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础。

      三、建设内容

      在乡镇建成“八个有”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即:“有一个承担应急管理职责的工作机构,有一套标准化运行的工作机制,有一个全时段运行的应急指挥和通信保障平台,有一套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预案响应制度,有一支常备常训的综合救援队伍,有一支依法履行安全综合执法职能的队伍,有一个管理规范的应急物资综合储备仓库,有一个便民体验的安全警示宣教场所”(以下简称“八个有”,详细内容见附件2)。

      在村(社区)建成“五个有”标准化应急服务点,即:“有网格管理体系,有应急服务点,有应急救援队伍,有避灾安置场所,有宣传警示教育”(以下简称“五个有”,详细内容见附件3)。

      四、实施步骤

      (一)典型示范阶段(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

      1.选取1个乡镇作为市级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建设试点,根据试点建设方案,指导乡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试点创建工作,探索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并于2023年7月前完成建设。

      2.每个乡镇各选取1个村(社区)作为村(社区)应急服务点建设试点,根据试点工作方案,指导试点村(社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试点创建工作,探索打通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市级示范点所属村(社区)于2023年5月前完成建设。

      (二)整体推进阶段(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

      1.2023年11月底前,完成2个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建设试点,覆盖率达50%。

      2.2023年12月底前,将试点村(社区)应急服务点建设工作的经验在全区推广,并在全区全面铺开村(社区)应急服务点建设工作,78个行政村初步建立普遍适用、运行有效、覆盖所有村(社区)的应急服务点工作体系。

      3.2024年7月底前,完成剩余2个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建设试点,覆盖率达100%。78个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点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三)考核评估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7月)

      区安办牵头结合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和试点建设任务安排,分阶段对各乡镇、村(社区)“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工作进行综合验收、考核,对全区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评估,进一步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优化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各乡镇要分别将辖区村(社区)应急服务点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泉州台商投资区“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局长任副组长,区直有关单位分管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区“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各项工作,研讨和制定相关标准,出台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组织开展指导、督导、验收等工作,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落实。安全生产方面由区安全生产标准化专班协调区直有关单位共同参与;应急救援方面由区城市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牵头,并协调区消防大队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

      (二)强化工作落实。各乡镇、村(社区)要高度重视“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项目建设工作,强化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共同发力工作格局,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牵头统筹,全面推进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在做好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建设工作的同时,要指定具体部门提供相应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指导应急服务点试点村(社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实时跟踪推进,并及时向上沟通、协调解决村(社区)具体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三)强化综合保障。各乡镇要认真研究上级资金支持方向、政策倾斜角度和项目推动类型,切实做好土地、资金、人员、政策等要素保障;要强化沟通协调,积极多方面筹措、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并根据省市要求,将项目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如为民办实事项目等)预算。要强化资金管理使用,考核验收阶段将严格项目审查,确保上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要强化人员保障,在确保不少于6个专兼职岗位的基础上,整合安全生产、综合执法、防灾减灾、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职能人员等各方力量支持,确保“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工作职能实体化运作;要强化资源软硬件资源保障,遵循“利旧、整合、优化、提升”原则,在现有场所、物资基础上,建好配齐“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办公场所和物资。

      (四)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村(社区)要善于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和运行,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探索“党建+邻里+应急管理”新模式,建立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青年突击队共同参与“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工作;整合优化基层专兼职网格员、安全员、护林员、巡防员等网格力量,助力“一站一点”开展日常工作;挂钩社会救援队,依据辖区应急管理需要,与社会救援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社会救援队向基层网格化延伸和驻点服务工作机制,构建群防群治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附件:

    1.泉州台商投资区基层“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泉州台商投资区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八个有”建设指南

      3.泉州台商投资区村(社区)应急服务点“五个有”实施导则

      4.泉州台商投资区“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试点名单

      5.泉州市乡镇应急管理站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附件1

    泉州台商投资区“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为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加快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村(社区)应急服务点建设工作,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及时研究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及问题,经区管委会同意,成立泉州台商投资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

    陈明土  区管委会副主任

      副组长:

    陈昌答  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骆文坚  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局长

      成   员:

    陈俊辉  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毛文鸿  区自然资源与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荣    跃  区科技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陈辉华  区农林水与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陈国平  区教育文体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吴泽容  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邱首艺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侯森源  区消防救援大队党委委员、洛阳消防救援站站长

      张艳斌  惠安县供电公司四级职员、台商投资区供服中心主任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承担全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工作的推进、指导、督促工作,协调相关单位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办公室主任由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昌答兼任,副主任由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局长骆文坚兼任。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因工作变动等需要调整的,由继任者接任,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

    泉州台商投资区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八个有”建设指南

      八个有

      内容

      具体标准

      1.有一个承担应急管理职责的工作机构

      统一挂牌和logo

      内容为“XX乡镇应急管理站字样,在应急管理站建筑外墙明显位置悬挂;logo采用安安形象,以应急蓝作为底色,具体样式由市应急局统一设计确定。

      固定工作场所

      建设应急技能提升服务点,包含办公室(值班室)、会议(指挥会商、培训、训练)室、物资储备室等,用于会议、协调指挥、日常集结训练、常用执法装备和物资存放,统一设置标识铭牌。

      专职人员实体化运行

      每个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应设置不少于6个专兼职岗位(专职岗位不少于2个,不包含执法、救援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检查、综合协调、充实四个一值班、收集汇总数据、上报各类信息、物资管理等工作。

      2.有一套标准化运行的工作机制

      健全党委、政府应急管理会商、议事制度

      乡镇党委、政府要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安排,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排查化解重大风险。

      建立安全风险隐患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1、督促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实际建立三张清单(检查清单、隐患清单、整改清单);2、编制乡镇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四张清单(排查清单、隐患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3、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定期检查、风险隐患排查、问题整改、复查和回头看,落实闭环管理制度。

      优化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

      织牢风险监测网格,对辖区内各风险点、重点防御单位划分责任网格,对辖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水库山塘、堤防、低洼易涝点、旅游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农家乐、学校、卫生院、避灾点、道路桥梁、渔港渔排、在建工地等有潜在风险的区域、重点防御单位建立责任网格,落实网格员,明确相关职责。2023年底前,全区各行政村(社区)要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避险转移等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村(社区)网格员工作职责。网格员有按要求开展巡查排查,并能提供巡查记录、照片和巡查报告。乡镇要将内容纳入台账管理,日常监督确保台账滚动更新。

      健全政务值班、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四合一应急值班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乡镇、村(社区)均落实有信息员制度,能及时收集、统计和上报突发事件、灾情险情、应急处置等方面信息动态。确保应急值班与政务值班有机融合不脱钩,信息报送同步同口径。

      3.有一个全时段运行的应急指挥和通信保障平台

      视频、音频设备配备和安装

      每个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至少配备一部卫星电话,一套双向可视化可通话的视频会议系统及硬件配套(不低于100寸的液晶显示屏幕),一套应急广播系统等。

      信息化平台对接准备

      完成市级应急指挥平台的对接准备工作,待市级指挥信息平台研发完成后视情况延伸。

      4.有一套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预案响应制度

      结合辖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等状况,开展风险评估、组织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编制完成如下应急预案:

      1**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乡镇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

      3**乡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4**乡镇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5**乡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6**乡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7**乡镇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8**乡镇防溺水事件应急预案

      9**乡镇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10**乡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同时,根据辖区内企业实际情况,视情编制以下应急预案:

      1、**乡镇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乡镇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乡镇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着力应急预案内容,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时的应急体系、工作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编制形成应急手册;持续完善辖区防汛防台风形势图、地质灾害风险图、避灾点分布图,挂图作战。

      4.有一套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预案响应制度

      健全乡镇指挥调度体系

      将乡镇消防所、微型消防站、基层应急救援所等纳入区域指挥调度体系,建立乡镇应急响应快速处置机制,按照“5分钟响应,15分钟到达,20分钟内开展施救标准,将集结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出动速度控制在10分钟内,明晰处置不同突发事件的装备携带清单,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20分钟内能开展应急救援,重点预防小火亡人现象。

      强化应急演练和复盘

      乡镇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或者重点灾种专项演练,并开展预案演练情况复盘评估。辖区村(社区)每年至少组织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开展1次自主转移避险演练。检验相关责任人、应急力量对预案处置流程熟悉程度、协同配合能力。山丘区应加强突发山洪、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等情形的演练;沿海地区应加强渔船、渔排上人员撤离避风、安全管控等情形的演练。

      探索实战化应急演练新模式,对照救援时限标准,经常性采取不打招呼、零脚本式的临机战备双盲方式,开展队伍拉动演练,针对每次演练暴露出的问题,细化优化队伍出动流程,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5.有一支常备常训的综合救援队伍

      整合辖区内综合执法、森林防灭火、抗洪抢险、微型消防站、社会应急力量、基干民兵、退役军人、志愿者等队伍建立统一指挥一专多能一队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辖区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协助做好受困群众救援、受灾群众转移撤离等工作。

      1、组建1支不少于3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立辖区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花名册,厘清队伍驻地、人数、可参与应急救援类型、主要救援装备明细、存放地点等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置队伍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等配备要求(原则上平均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充分调动乡镇综合执法队伍、乡镇、村(社区)干部及退伍军人等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统筹指导村(社区)建立党员应急突击队,发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共同参与应急管理站工作;整合优化基层专兼职网格员、安全员、护林员、巡防员等网格力量,助力应急管理站开展日常工作;扩展社会化服务,通过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聘请常驻专家、动员保险机构派驻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等方式,为基层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挂钩社会救援队,依据辖区应急管理需要,与社会救援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社会救援队向基层网格化延伸和驻点服务工作机制。

      3、开展日常和集中训练,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每年集中训练不少于2次。

      微型消防站

      积极推进和规范乡镇消防队(站)建设,按照国家标准《乡镇消防队》(GB/T 35547-2017)落实人员配备和营房、装备器材、经费保障,具备防火巡查和初期火灾扑救等功能。

      防护装备配备和意外伤害保障。

      参与抢险救援的队员都有购买防护装备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相关购买、发放、使用、维护记录。

      6.有一支依法履行安全综合执法职能的队伍

      安全综合执法人员配备

      有不少于2个承担安全综合执法职能的正式编制人员,采用“1+1”模式(即1名正式在编执法人员加1名执法辅助人员),可结合实际聘任技术检查员若干名,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整人员。

      落实执法职能

      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建立执法检查台账并动态更新管理;对执法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未落实整改或逾期整改;对执法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或上报有关部门处罚。

      7.有一个管理规范的应急物资综合储备仓库

      建立乡镇应急物资储备站和应急避灾示范点

      1、应急物资储备站(标准化应急物资综合储备仓库)总面积约200㎡,站外统一悬挂规范名称标牌,如“XX乡镇应急物资储备站”“XX乡镇应急避灾示范点。应急物资储备站选址应遵循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原则,结合辖区实际采取集中建设分区储备,也可采取分散储备、委托管理等方式管理和使用。

      2、应急避灾示范点应满足自然灾害避灾点巩固提升标准与要求(泉应急〔202297号),做到标识醒目、路径明显、责任明确、预案健全、制度上墙、设施配套、功能完善。

      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在现有或增设的应急物资储备站或避灾点中,增配必要的应急物资,包含执法装备、抢险救援保障物资、应急救援力量保障物资和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物资等。应急物资储备参考《泉州市乡镇应急管理站应急物资储备清单》(附件5)。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1、遵循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紧急采购、维护检测、分发使用、回收报废、核销补库等管理制度,仓库有专人管理、有物资台账,确保满足辖区抢险救灾需求。

      2、健全多方参与、协同配合、及时高效的应急物资调配体制,完善物资发放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倡导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8.有一个便民体验的安全警示宣教场所

      应急宣传

      警示栏

      结合时令、重点工作,定期发布图文并茂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自救互救常识,推广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定期不定期曝光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以案释法警醒各类责任主体和公众。

      微信公众号

      专栏

      在乡镇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中设立应急管理工作专栏,应包含安全生产、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警示曝光等栏目,进一步延伸安全宣传的深度,并充分发动全辖区民众关注省、市、区应急部门公众号,扩大应急管理向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末端宣传。

      公共安全数字体验馆

      利用公共文化场所,运用AR/VR等技术,打造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贴近群众的应急场景,建成集知识宣传、互动体验、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公共安全数字体验馆。应选择便于群众体验、观看的场所位置,综合考虑配电、网络、承重、防雷、防水、防潮、散热等因素设计,避免直接朝向办公区域、学校和居民居住区。

      应急广播

      应急广播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2056号)文件精神,选择一点两站室内外及小广场、公园道路交叉口等人员聚集区域,综合考虑电源保障、光缆铺设等因素建设,同时做好防雷、防水、防漏电措施。推动应急广播等载体进村入户,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

     

    附件3

    泉州台商投资区村(社区)应急服务点“五个有”实施导则

      序号

      五个有

         

      1

      网格管理体系

      1.明确职责。明确村(社区)各网格相应的责任人及相应职责。

      2.建立网格工作制度。每月至少开展1次工作例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并提出贯彻意见,部署下阶段工作,研究相关事项处置方案。

      3.建立网格联动机制。各网格日常相对独立开展工作,应急时刻各网格应迅速响应、互相支援。

      2

      应急服务点

      1.有牌子。内容为“XX村(社区)应急服务点字样,在服务点建筑外墙明显位置悬挂。

      2.有场所。设置办公室(值班室)、物资保障仓库等,并统一设置标识牌。

      3.有人员。配备2-3名专兼人员(至少1名专职人员)负责轮流值班、日常数据汇总、信息上报、综合协调、物资管理等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由街道(乡镇)选派1名业务指导员,指导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4.有物资。配备相应的灭火、防汛、破拆、通信、防爆、救援、救生等基础装备器材,物资的种类、规格、数量由村(社区)结合实际进行选配;同时要针对本地灾害事故等特点,适当补充完善装备器材;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和调拨机制,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3

      应急救援队伍

      1.建立队伍。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吸纳退役军人、民兵预备役、联防队员、志愿者等群体,整合现有巡查员、劝导员、安保队员、物业人员等群体,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每支队伍至少6名人员。

      2.培训演练。结合村(社区)实际,组织开展人员转移、初期火灾扑救、日常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应急演练和培训,确保救援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救援能力。参训人员可结合村(社区)实际,适当扩大参与人员范围,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培训或应急演练。

      3.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完善队伍管理、值班备勤、训练演练、应急处突等工作制度。

      4

      避灾安置场所

      1.设置室内避灾场所。避灾场所可依托现有避灾点进行提升,也可依托村(社区)办公室、学校等地进行建设,避灾安置场所要求供水、供电设施完备,能基本满足50-100人应急避险需求。

      2.配备相应避灾物资。配备一定数量的钢架双层床、卧具(棉被、毛巾被、草席等)、炉灶、简易餐具、应急灯、手电、蜡烛等物资及生活必需品(大米、面粉、矿泉水等日常易变质生活必需品应与附近超市签订协议提供)等救援物资。

      3.设置消防疏散示意图。在避灾点内按消防工作要求设置消防疏散示意图,将避灾点相关功能分区在图中标示。

      4.完善制度。制定避灾点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避灾人员守则,张贴悬挂防灾减灾宣传图片资料。

      5

      宣传警示教育

      1.有活动宣传。结合主题党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0.13国际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安全日等重要活动,面对公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

      2.有媒介宣传。充分利用户外电子屏、横幅、村务公开栏、村村响、应急广播等载体,及时更新、滚动播放宣传安全知识。

      3.有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村(社区)网格员、工作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演练、业务培训等活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具体由所在县、乡主导,组织村级开展相关培训教育)。

     

    附件4

    泉州台商投资区“一镇一站、一村(社区)一点”建设试点名单

      市级示范点名单

      试点建设名称

      试点乡镇(村/社区)

      建设完成时限

      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

      东园镇

      20237

      村(社区)应急服务点

      东园镇上林社区

      20235

     

      区级示范点名单

      试点建设名称

      试点乡镇(村/社区)

      建设完成时限

      乡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

      张坂镇

      202311

      村(社区)应急服务点

      洛阳镇堂头村

      20237

      张坂镇浮山村

      百崎乡里春村

     

    附件5

    泉州市乡镇应急管理站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物资装备类别

      物资名称

      备注

      安全生产执法巡查装备

      综合执法装备

      执法制服、安全帽、执法记录仪、执法对讲机(可参照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试行)》乡级执法装备配备标准)。

     

      巡查检查装备

      激光测距仪、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可检测氧含量、可燃气体浓度)、温度检测仪、强光手电筒

     

      应急救援设备装备

      预警设备

      手摇式报警器、手持扩音喇叭、铜锣、口哨、简易雨量计

     

      现场应急通信装备

      救援单兵装备、卫星定位仪、对讲机、卫星电话、移动报灾终端、应急广播接收终端设备

     

      个人防 

      护物资 

      和装备

      安全帽(救援头盔)、手套,安全鞋、工作服、安全警示背心、防护镜、呼吸面具、水壶、毛巾、雨衣、雨鞋

     

      常用工具

      液压钳、铁锨、锯子、镢头、斧头、担架,常规工具箱(内含扳手、锤子、羊角锤、记号笔、皮尺、钢尺、钉子等)

     

      救援保障装备

      救援帐篷、救生绳索、救生杆、救生衣、救生圈、移动电缆、照明灯具、警戒带、警戒杆、发电机、圆盘锯、机动链锯、钢钎、手动破拆工具组、强光手电筒

     

      抢险物料

      编织袋、彩条布、桩木、土工布、砂石料

      可现场堆放

      防汛查险抢险设备器材

      查险登山杖、雨衣、防寒服、胶鞋、小型汽柴油发电机

     

      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装备

      巡护摩托车、望远镜、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二三号工具、割灌机、油桶、点火器、砍刀、阻燃服装、防扎鞋、阻燃手套、作训服

     

      物资装备类别

      物资名称

      备注

      救灾物资储备

      安置类

      12m2单帐篷、12m2棉帐篷、折叠床、折叠桌椅、睡袋

     

      被服类

      棉被、棉褥、棉大衣、防寒服、棉衣、单衣裤(迷彩服)、冲锋衣、毛毯、毛巾被、雨衣、雨鞋

     

      装具类

      照明灯具手提式强光手电、净水设备/净水机、软体贮水罐、家庭应急包、救生衣、救生圈

     

      食品或 

      其他类

      方便面,方便食品,自热食品、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矿泉水、火腿肠

      协议储备

      备注:应急救援设备装备、救灾物资储备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需配备。部分(加粗)重复的物资需要结合实际配备,因使用对象不同(执法人员、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应在配备数量上有所侧重。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办公室             2023年3月29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