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3109-0101-2023-00023
- 发布机构: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1-15
2023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法治引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做好综合执法及应急工作不懈奋斗。根据《泉州台商投资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要求,现将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宁德工作期间有关法治福建建设论述,将其作为党小组理论学习和各科室各大队、各乡镇执法队重点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学习培训,开展深入研究解读,拓展宣传广度深度,确保学习取得实效、贯彻落实到位。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指示精神,加强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组织成立法治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定期召开我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层层传导压力,落实绩效考核。二是执法队员深入学。深度开展“授课+自学”学习模式,各科室、各大队开展各种形式学习活动。
二、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党组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局骆文坚局长将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职务,落实综合行政执法与应急管理部门的法治主体责任。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了年度普法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明确了法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积极推进机构改革
一是做好机构综合。根据机构改革方案,我局负责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职责,并集中行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林业等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下设区综合执法支队、城市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等2个事业单位,实行“局队合一”的管理体制。目前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林业、自然资源岗位已于9月1日正式整合场所,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安全生产及交通运输岗位由于人员较多,办公场所不足,暂时相对独立办公。
二是做好力量整合。本次改革从各个部门划转入45人(其中涉及公务员1人,事业干部20人,公共事务助理员11人,劳务派遣人员13人),划转至乡镇113人,现全局总人数137人(其中公务员8人,行政工勤1人,事业干部22人,公共事务助理员30人,劳务派遣人员76人)。从机关的日常运转,到市容市貌、市政管理、园林绿化、餐饮油烟等常规工作的督促协调,再到安全生产、城乡环境整治、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的衔接推进,工作责任均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
三是做好应急管理。理清理顺各部门划转的应急、防汛、防火、地震、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职责,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先后优化调整了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减灾委员会等“四部四办”职能,修订下发各类应急预案,完善应急体制,严格落实关键时段值班值守各项措施,做到日常工作履职尽责,重点工作紧抓不放,坚决防范化解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以“创新谋变”为主线,深化改革重塑,综合执法行稳致远
一是改革创新增添动力。一次上门解企忧。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推行“一套标准严执法”,开展事中联合监管和事后“综合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执法”,对检查对象“一次上门、全面体检”,为企业“松绑减负”。今年来,围绕安全生产、燃气、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综合查一次”行动75场次,入企检查次数大幅下降。一个平台畅流程。实施一体化大融合综合执法平台建设,搭建区、镇互联互通综合执法办案系统,上线法规条款2179条、标准化文书模板372份,构建“问题发现、监管跟进、信息共享、证据移送、案件办理”闭环处置机制,通过执法平台办理案件479宗,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一套机制优服务。出台《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梳理82条免予行政强制事项,通过给予轻微违法、一般违法法律服务主体改正机会,执行“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减轻处罚”,开出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告知承诺书10张,适用首违、轻微免罚案件10起,对1家未做好污染范湖措施且存在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实行分期缴纳罚款,持续做优服务保障。
二是专项整治靶向发力。紧盯安全生产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攻坚年,检查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795家,行政处罚34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6家,提请关闭企业1家,处罚66.55万元,曝光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9家。开展电气焊作业摸排整治,全区涉及电气焊企业69家,涉及有效证件电气焊人数139人,建筑工地企业32家,涉及有效证件电气焊54人;开展电气焊作业专项督导检查17家,发现隐患问题12条,挂牌督办企业3家,立案查处无证上岗作业企业4家,罚款4.5万元。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专项整治,排查工贸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18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对4家。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液化气站点27家,查处无证经营站点3家,收缴无证经营及违规使用过期、报废液化气钢瓶249瓶,抽查小餐饮场所439家次,整改隐患208处。紧盯交通执法领域。持续开展“超限运输”“两客一危”、非法客运等行动,通过定点巡逻执法、异地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等方式,查处违法案件266件,同比2022年下降6.3%。派驻执法人员加强福厦高铁站和高速出入口等重要区域路段执法检查力度,不定时组织错时错峰打击工作。加强内河交通安全巡查,围绕百崎湖、洛阳江上游等重点水域巡查,出动执法人员142人次,组织水路执法检查30次。开展基层站所开放日、大队长接待日、执法体验周等活动11场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宣传模式,通过现场观摩座谈、入户面对面倾听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为群众解答疑惑35条。紧盯海洋渔业林业领域。紧盯林业违法活动重点区域重拳出击,及时核查群众举报、接访等违法线索,公开通报违法情况,涉及改变林地用途5起,立案行政处罚5起,面积约18亩,罚款54万元。将打击非法捕捞活动与伏休监管有机结合,开展乡镇船舶、海上联合执法等行动57场次,检查船舶242艘,宣传教育渔民178人次,收缴浮漂200个、违规网具800余米、地笼网133个,办理海洋渔业案件8起,罚款15.08万元,其中在打击非法电鱼专项行动上实现“零”的突破。加大非法采砂和倾废案件查处力度,办结非法采砂案件2起,罚款0.23万元。开展河道、水库巡查,重点查看东南干渠水质问题和百崎湖水资源环境,巡查93次,总路程126公里。紧盯生态环保领域。强化企业污染源日常监管,结合上级交办、“双随机”执法检查、“清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363家次,出动执法人员726人次,开展“双随机”检查企业38家,其中一般排污单位10家,重点排污单位3家,特殊监管对象25家。强化涉粉尘企业整治,检查企业8家次,立案查处1起。综合运用罚款、查封扣押及移送侦办等措施,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下达处罚决定书9家,罚款27.87万元。做好环境信访工作,落实“四个第一”办理机制,紧盯“积案要案”集中化解,对中督件、省督件及积案要案落实领导包案,通过“信访接待、实地调研、座谈走访”,及时掌握信访办理最新情况,按期办结12345环保投诉举报件116件,办结12369环保投诉举报件28件。紧盯城市管理领域。持续开展“城市美容”行动,清理布条、横幅181处,劝离占道经营283起。深入开展废品收购站(点)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废品收购站(点)280处,清退256家,清退率达91.43%。建立“部门联动、专项治理、集中治理”机制,严厉打击渣土运输车辆违规行为,“逢车必查”不留执法盲区,开展联合执法等行动676场次,查处违规渣土车辆806辆次,行政处罚96.24万元,开展暗查暗访,检查企业57家次、建设工地及搅拌站166家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128个。协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形成“两违”执法合力,拆除“两违”117宗,面积18.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整治违法占地砂场53家次,取缔非法砂石加工场3家。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劝导遛犬不牵绳等不文明养犬行为15起,抓捕流浪犬32只。
三是岗位练兵催生战斗力。瞄准靶向练兵。针对不同乡镇的不同需求,执法人员不敢办、不愿办、不会办等问题,采取“自助点单”模式,下沉力量领办和执法队员跟班培训的模式,依托“律师驻队”开展办案指导,强化实战化培训。今年来,开展业务培训19场,培训人员1170人次。塑造业务标兵。坚持“理论+实操”协同发力,推进“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与市委党校联合开展执法人员线下培训,借助党校优质教学资源为执法人员输送“营养”,提高技能。邀请有关部门业务骨干、律师上门培训和座谈交流。通过律师驻队、案件互评等方式,全面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承接能力。夯实素质强兵。探索建立人员“积分制”管理,细化考核评比方案,将执法人员纳入“积分制”管理范围,采取“周调度、月通报、季度评比、年度测评”测评方式,在年底开展“争先创优”评比活动,将结果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以“从严从紧”为标准,聚焦靶向监督,安全生产不务虚功
一是专项行动强力推进。迅速动员部署。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专题研究《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多次召开会议,迅速部署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将排查整治措施落到最小单元、具体岗位。广泛开展培训。组织开展全区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及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行动专题执法等培训会8场次,提升监管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精准严格执法。督促企业全面自查自改,部门开展执法检查,企业自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98条,完成整改94条,部门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8条,完成整改13条,帮扶指导乡镇64次、重点企业769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33家。找准自选动作对本区风险点进行研判调度,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专项整治和电气焊从业人员排查摸底。行政处罚29起,罚款61.02万元,集体约谈“一厂多租”企业9家。
二是标准化创建以点带面。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深入开展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巩固提高,全力打造标准化提升2.0版本。定期开展乡镇和部门开展情况通报,督促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强化“5S”现场管理、完善“六有”警示标识。每月收集汇总各乡镇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标准化动态情况,编发标准化专刊50期。发挥驻点专家作用。聘请专家每周1-2次深入企业手把手指导服务,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指导帮带,推动企业对标提升,不断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推进企业达标评审,推进工贸行业企业标准化三级评审定级任务,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标准化不定级达标评审工作,稳步提升达标率,其中通过国标二级2家,国标三级9家,省标三级21家,地标不分等级评审55家。推出行业标杆企业。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分级分类分批次”工作思路,选取40家标杆企业率先进行重点培育、树立样板,组织开展标准化现场观摩调度推进会3场次,观摩企业6家,推动企业对标找差、强优补短,通过“自主创建+专家服务”创建模式,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自评标杆企业28家标杆,并带动1400多家企业完成创建自评。
三是安全教育全面铺开。主题活动有力度。制定《全区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深入开展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宣传活动,接待群众35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400多份、宣传奖品237件。安全演练有深度。开展安全演练活动,组织事故应急演练372场,参与8万人次,开展从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培训165场,参与8692人次。结合实际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情景模拟、实战推演、逃生演练等活动171场,参与6.46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宣传教育有广度。强化安全生产信息宣传,指定专人负责,在省应急厅网站刊发安全生产工作信息102篇,在市应急管理局公众号刊发36篇,在《泉州晚报》刊发32篇,成绩排名全市前列。利用节假日期间、关键节点,发送安全警示短信170万条,增强企业安全意识和自觉行动,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以“找准突破”为关键,践行人民至上,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一是应急管理高位统筹。夯实应急体系建设。高标准、高规格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出台《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一镇一站、一村一点”,东园镇标准化应急管理站、东园上林社区、洛阳堂头村、张坂浮山村、百崎里春村应急服务点已基本完成建设。推进应急预案体系构建,督促乡镇完成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8个,区直部门完成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2个。夯实物资储备保障。制定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健全区、镇、村物资储备清单,制定专人“清单化”管理,基本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支撑应急资储备体系,投入约150万元,购置橡皮艇、水上救援机器人、发电机、排水车、抽水机、背负式风力灭火器等37类4687件应急物资,推动应急物资全覆盖。夯实应急救援力量。成立台商区海上搜救分中心,快速高效处置海上突发事件。建立区级现场应急协调组2组80人,完善自然灾害、道路交通等现场应急协调机制。整合镇综合执法队、民兵预备役、护林员组成镇级应急救援队2支,承担森林防火、防台防汛等应急救援任务。发挥福建东霖应急救援队、张坂镇见义勇为水上救援队等11支344人的社会救援队伍力量作用,达成工程应急、防台防汛排涝、水域等领域救援合作机制。
二是防灾减灾常抓不懈。预警信息更及时。利用微信、短信息等途径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配备卫星电话,由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保养,提高预警响应能力和灾害接收处置能力。今年来,快速启动防暴雨、防台风应急响应17次,发布灾害预警短信80万条。在台风“海葵”外围影响期间,通过镇村灾害信息员巡查发现报告,成功处置一起溃坝灾害风险隐患,获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通报表扬。避灾救灾更有效。巩固提升基层避险救灾条件,新增省标IV类应急避难场所5个,下达市、区配套补助资金75万元,提升建设自然灾害避灾点15个,配备双层床铺或折叠床750床,棉被、毛巾被各750床,草席1500床,灶具30套,洗漱用品1500套,餐具15000套等生活保障物资。投入60万元谋划建设“以水灭火”工程,为4个乡镇配备高压水泵8台、建设蓄水罐23个,确保自然灾害避灾点高标准、高质量巩固提升。值班值守更扎实。依托城市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智信通”平台与24小时举报热线相结合方式,实行“1名带班领导+1名值班组长+1名值班员”值班制,做到“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处置”,实现“一个平台抓治理、一条热线解难题”,及时处置案件748件、办结率100%,处理群众投诉件336起。
三是宣传演练成效显著。筑牢安全屏障。落实落细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省、市补助资金127万,建设“五个一百”安全应急保障提升工程,以点带面夯实公众安全意识,促进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拍摄《森林防火“十不准”》宣传视频,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提升公众防范意识,该视频获泉州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公益短视频“优秀奖”。强化应急演练。联合公安、消防、生态环保等部门开展森林火灾实战应急演练,以“讲座+宣传+演练”方式,开展防震减灾“进校园”宣传活动,提高全区师生应急疏散避险能力,参与人数5133人。组织开展防汛防台风综合应急演练,检验应急指挥、部门协同、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及灾情处置能力。深化宣传教育。依托“应急微课堂”,实行应急管理知识“一周一讲、一次一专题”,深化“师带徒”传帮带,定期邀请优秀干部职工经验分享,开展“应急微课堂”40场次,参加人员362人次。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防汛防台业务、森林防灭火知识等培训和宣传活动25场次,提升公众自防自救能力,参与人数3256人次。
(四)以“精雕细琢”为主线,发扬工匠精神,做足精细管理文章
一是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污水专项规划编制和市级大会战项目统筹有质。完成《泉州台商投资区污水提升治理工程专项规划(2023-2035年)》编制,按照规划中提出的“应急截流保环境、空白建管收污水、正本清源挤外水”实施策略,将精准指导下阶段污水提升治理工程建设。我区9个市级中心市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能力提升大会战项目进展迅速,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22公里,完成投资2158万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入河入海排放口整治稳步推进。完成辖区河道、湖库、入海沟渠排干等排查工作,排查长度155公里,排查出各级入河入海排口1811个,其中超标排口327个,均已建立“一口一策”,并按要求录入中心城区“一张图”。目前,超标排口已整改治理321个,总量完成率98.2%;其中黑臭排口125个,已整治124个,完成率99.2%,劣Ⅴ类排口202个,已整治197个,完成率97.5%。排水许可管理逐步细化。市指挥部下达我区DN25以上的排水户1683户,我区排水大户任务数883户,截止11月3日,已办理排水证798户、办证率90.37%(月用水3000吨以上排水户共46户、已办理46户、办证率100%)。
二是城乡环境向好发展。有序开展环境整治。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市场化服务范围由原市政道路保洁延伸至农村清扫保洁、牛皮癣清理、垃圾清运转运等。开展市容巡查考评工作,重点整治广告牌乱摆放、“责任区三包”不规范等市容环境行为。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工作,鼓励乡镇开展责任区示范路及示范街区创建工作。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全面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500余处、清理牛皮癣小广告2100余处、清理垃圾杂物3300余吨、清理平整建筑垃圾3000余立方、治理黑臭水体65处、拆除乱搭建鸡鸭圈舍60处。深入实施“厕所革命”。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依托,推进“厕所革命”工作,2023年度计划新建农村公厕10座,截至9月份,东园镇、张坂镇已完成公厕建设及验收,洛阳镇、百崎乡完成公厕基本主体建设。全区现有在册管理公厕216座,由区级财政每月补助专项管养经费,城镇公厕每座每月拨补500月、农村公厕每月拨补200元,每月合计拨补约4.59万余元。配备专职保洁员8名、兼职保洁员233名,强化公厕保洁,全面提升公厕管理和服务质量。每月开展公厕全覆盖专项巡查考评,每季度评选“文明公厕”10座,奖励专项经费1000元。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制定《泉州台商投资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方案,完善协调体系及运行机制。拓宽宣教“空间维度”,建设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依托垃圾分类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投放12座公交候车亭灯箱广告、发放朋友圈垃圾分类广告有奖答题20万条、发送宣传短信40万条、制作垃围挡标语20条。
三是市政管理再上台阶。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步伐。实施泉州台商投资区“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工程(台商段)”项目,在后渚大桥安装投光灯96套、图案灯24套,亮化桥梁950米,万道紫云台小区增设洗墙灯789套,亮化楼栋4栋,极大提升城市亮化美化效果,该成效被《泉州晚报》采纳刊登。实施“绿满泉城”三年行动,新增城市公园绿地8公顷,完成10处立体绿化建设,推进东纬一路、滨湖北路等路侧绿地建设,完成五一水闸文化广场等10处口袋公园及路侧高架桥下绿地建设。全力开展道路设施管养。紧盯市政公用行业的给水排水设施、道路井盖、人行天桥、下穿通道、隧道、市政在建工程等开展现场大排查工作,整改隐患点16处。加大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养力度,维修更换井盖、水篦子113处,拆除破损围挡178处,加固围挡31公里,查处侵占物业管理区域公用部分1起,罚款1000元。园林绿化执法实现“零”突破,查处一企业擅自砍伐十二颗高山榕树,行政处罚2.97万元。纵深推进秩序治理水平。开展经营性停车场备案工作,“一对一、面对面”引导督促停车场经营者备案登记,完成24个经营性停车场备案,其中临时停车场6个,配建停车场18个,涉及停车泊位数7204个。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工作,实行节点守点和错时巡查制度,加强对亚艺园、洛阳古桥、月亮湾等周边整治力度,摸排餐饮门店582家,安装油烟净化器441家,安装率75.8%,安装油水分离器417家,安装率71.6%,引导、劝离夜市大排档及烧烤摊154摊次。
(七)强化普法教育宣传。开展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开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开展送新安法进企业,督促企业法人履行主体责任。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挂图等方式,促进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宣传工作,印制新《安全生产法》等宣传册1.15万份,发送告知提醒安全生产短信(微信)153万条,开展专项、综合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6万人次。强化安全生产信息宣传工作,累计在省应急厅网站刊发安全生产工作信息19篇,12月在泉州晚报刊发37篇,标准化信息工作在全市排名第2名。11月30日,局政策法规办、城市管理办、各执法大队业务人员以及局法律顾问在泉州台商区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开展“宪法宣传周”暨“平安三率”主题的集中现场普法宣传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共发放各类资料3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40余人次。 许多市民拿着宣传单向局顾问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孙律师耐心地为村民遇到的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帮助。天气虽冷,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四、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问题。本次划转的人员专业分布差异较大,跨专业跨领域开展工作需要一个培训过程,部分执法事项对法律法规的理解适用以及证据收集要求较高,现有人员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针对事业干部偏少及执法人员缺乏的情况,统筹配置执法资源和专业力量,招聘、遴选各领域有经验,业务熟悉的专业人才。
二是指挥中心建设迟缓问题。机构改革前,区“智慧台商”项目拟与应急指挥中心拟合并建设,目前,我区已完成机构改革工作,建议区管委会进一步明确、推进此项目建设,并推动指挥中心建设工作,早日建成、投入使用集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综合保障为一体的智慧指挥平台。
三是应急保障用车配备问题。我局目前共有执法车辆8辆,面对诸多综合执法职能外出执法及日常工作运行需求,用车已高度紧张,无法满足突发事件应急用车。建议区管委会参照市相关方案,由区财政局出资,党工办购买应急保障车辆,并归入公车平台单列管理,确保突发性事件应急用车需求,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
五是法治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不平衡。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进程需要加快,部分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法制机构力量需要进一步充实,行政执法监督的力量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创新治理方式,完善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和执法标准体系,全面提高综合执法系统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强依法行政工作
坚持依法行政,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基础上,加强行政规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核制度,加强行政裁量工作,进一步健全我局职能的行政处罚裁量细化。
(三)加大学法普法工作力度
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制度
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办案流程,明确办案时限,提高办案效率。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公示和执法办案评议考核制度。健全行政处罚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策审核制度,坚持实行重大行政处罚集体谈论研究会和备案审查制度秩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