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惠安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08-02 15:51 浏览量:

  泉台管民生函〔2023〕10号

  答复类型:A

  关于惠安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123号提案的答复函

尹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及社区管理创新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出台政策,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区建强社区人才队伍,拓宽社会组织发展平台,提升基层优质服务水平。先后出台《泉州台商投资区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泉州台商投资区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购买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对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考取社会工作师等资格证书,分别给予2000—8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及以奖代补力度,今年来,我区通过购买服务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累计投入超过230万元。

  二、党建引领,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围绕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圈”,2022年以来,我区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党建+”邻里中心星级评定和反向考评办法》等政策,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居民步行15分钟可达的标准,“一篮子”归集整合党务、政务和养老、医疗、教育、文化、健身等公共服务资源,打造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多样、服务优质的“党建+”邻里中心,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目前,全区已建成12个“党建+”邻里中心,其中五星级1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3个。按照规划布局,“十四五”时期,我区将至少建设32个“党建+”邻里中心,持续优化和完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三、社区区划设置逐步完善。随着我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雏形日益显现。为进一步适应新区发展建设和城镇化需要,我区启动"村改居"工作,目前已完成东园镇东园、群青、锦峰、灵溪、仑山、溪庄、玉坂、阳光、凤浦、龙苍、上林11个村民委员会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优化了行政区划设置和资源配置,统筹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城镇化空间布局。

  四、“共建共享”新型示范社区增多。近年来,在泉州市“共建共享”新型示范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下,我区每年选择两个基础条件较成熟的城乡社区开展了基础设施提升型“共建共享”新型示范社区建设,为把全区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奠定了基础。

  五、社区社会组织数量有所增加。近年来,我区着力推动“四                         

  会一队”(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移风易俗劝导队)等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经统计,截至目前,全区有登记及备案在册的社区社会组织740家,平均每村9.5家,内容涵盖乡村文体、乡村治理、乡村服务、乡村妇女权益保障、乡村慈善事业发展等方方面面。推动区慈善总会开展社工站慈善推介会,探索社会慈善资源融入基层治理与服务新机制,精准对接慈善帮扶资源,造浓“人人知慈善、人人可慈善”良好氛围。2022年--2023年,全区“慈善手拉手”行动累计帮扶资金382.77万元、物资700件,直接受益群众1830人次。

  六、创建志愿服务队,引领区级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台商区现有泉州台商投资区扶老助残志愿者协会、泉州台商投资区筑家扶贫协会等4家志愿服务组织,区级扶贫帮困志愿服务队1支、乡镇级社工站志愿服务队4支,注册志愿者1000余人,共举行志愿服务活动33场、志愿服务时长超1万时,并发动125名高校志愿者长期挂钩帮扶34困难群众,链接更多公益资源,促进救助帮扶精准化。

  社区建设及社区管理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作为最基层的干部,加强自身培训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自我的提升,更好的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为此,我区下一步将组织开展村(居)干部培训会,从基层社区治理、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集中培训,

  切实提高村(居)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力争在年底前,达到全员轮训不低于三天。

  分管领导:庄奎鸿

  经办人员:张旭

  联系电话:0595-27398827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民生保障局

  2023年7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