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知》政策解读
近日我区印发了《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共厕所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精神,根据《泉州台商投资区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改善居民环境卫生条件,补齐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为全面提高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公厕管理长效机制。
二、制定依据
1.《泉州市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农村公厕考评方案(试行)的通知》(泉公用办﹝2018﹞134号);
2.《泉州台商投资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厕考评方案(试行)的通知》(泉台环卫办〔2018〕6号);
三、主要目标和致力解决的问题
目标任务:加强公厕日常保洁管理,因地制宜管好公厕,有效监督考核公厕管理工作实效。
致力解决的问题:农村公厕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后续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政府协调,乡镇落实,村组负责”制度,责任到人,同时配备专(兼)职保洁员,常态化打扫公厕卫生,随时维护,并将辖区内公厕管理纳入乡镇工作考核,安排一定的经费,实行奖惩激励措施。
四、主要内容
(一)公园公厕、城镇公厕管理要求
1.卫生保洁标准要求
(1)公厕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按照开放时间实行保洁,随脏随扫。
(2)公厕整洁有序,屋顶墙壁、门窗、地面蹲台、便器、隔断板门、管理间、洗手(盆)池、墩布池、挂衣钩、标牌、灯具等设施设备清洁卫生;无乱写乱画、无蚊蝇、无臭味、无尿渍污物、无乱堆物品、无暴露的保洁工具;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畅通。
(3)公厕周边卫生责任区域环境干净整洁;
(4)蚊蝇滋生季节应定时喷洒灭蚊蝇药物并做好消杀记录;有防蝇、防蚊和防臭措施;特殊时期要加强消杀频次。
(5)公厕的卫生保洁控制指标应符合现行《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施及维护标准要求
(1)应设置规范、醒目、统一的公厕导向标志;在公厕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管理制度并公布监督电话、开放时间。
(2)屋顶墙壁、门窗、地面蹲台、便器、隔断板门、管理间、水龙头、洗手(盆)池、墩布池、挂衣钩、标志灯具、烘手器、防蝇设施(灭蝇灯、纱窗、防蝇帘)、无障碍设施等各种设施设备齐全完好,保证使用;地面潮湿时,应铺设防滑垫,设置国家规定的防滑标志。
(3)排污管道、化粪池、应当封闭并及时疏通、清掏,作业中不得有泄漏、遗撒,清掏出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地点和方式进行排放,不得乱排乱倒。
(4)设备设施需及时进行维护、维修,保证公厕的正常使用。遇水、电等紧迫性保修时,应在当天进行抢修。乱涂乱画、破损修复后,应与原体色泽一致,与整体协调。更换设施设备时,应于原设备型号相一致(如遇原设备停产,应购置于原设备外观相似的进行更换)。
(5)维修设施时,应有明显标识提示入厕人员;公厕停止使用时,应第一时间张贴停用通知,明确停用时间、原因,并采取设置活动厕所或指明就近厕所位置等措施;公厕改造、大修需提前一周进行公示,期限不得超过45天。
(6)管理间及工具间内物品应摆放有序,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3.保洁作业要求
??公厕保洁作业基本程序为早擦夜冲、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湿后干,全天最少进行2次大清洗工作。
(1)晨间保洁作业要求以扫、擦消毒除臭为主,主要清除设施设备上的浮灰,保持整体的清洁并对设施设备进行消毒除臭处理,应做到:①检查公厕的便器、冲水、洗手、照明、通风、排污等设施设备完好;检查公厕内应配置的服务用品,开启水电设备,保证正常使用。②清除设施设备、地面等浮灰;男小便池内投放去味物品;清扫公厕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区,保持整体整洁。③对公厕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除臭处理。
(2)开放期间的保洁作业以跟踪保洁为主,应做到:①做到“四勤”:勤冲、勤刷、勤擦、勤换。特别是大规模高峰使用时段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保洁清理,做到人走蹲位清(包括挡板、地面、蹲便器、尿斗)、洗手台无积水、镜面无水迹、洗手池无积垢、地面整洁。②及时清除垃圾桶、纸篓内废弃物;及时补充公厕内应配置的服务用品,确保供应。③对便器、便池进行保洁时,应设置标有“正在保洁”等提示语的提示牌。
4.文明服务要求
(1)保洁员应经培训合格,应做到文明作业、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2)保洁员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公厕卫生标准、作业要求管好公厕内外的环境卫生;熟悉厕所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及保养,并及时报修。
(3)保洁员工作期间不允许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4)保洁员应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群众的监督,及时反映公众意见;发现影响公厕管理的突发性问题及时汇报,积极解决。
5.管理要求
(1)组织管理到位。各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公厕维修养护、清扫保洁服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并组织实施;逐步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和专业作业服务体系。
(2)规章制度健全。有监督检查、奖惩、公厕保洁作业流程、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居民投诉、处理机制等管理制度;各项管理记录(包括报修记录、维修记录、日常养护记录、化粪池清理记录等)健全;公厕维护保洁费用落实到位;有停水、停电、发生治安事件及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应急预案。
(4)档案完整有效。公厕档案资料齐全(有文字记载、图片等),统计资料准确、真实、及时。
(二)农村公厕管理要求
1.标识标牌规范完好。农村公厕应有醒目规范的男女厕所标志和指向牌;应在公厕明显位置设置文明如厕提醒牌,内容包括村级所长(分管负责人)、保洁员姓名、监督投诉电话。
2.设备设施正常使用。定时巡检、维护公厕设备设施并保存相关检查记录;确保公厕内设施、标志完好,公厕内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无障碍设施及其他功能性设施安全、完好;排水、排污管道通畅。
3.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厕所周边环境整洁,周围无垃圾、粪便、污水等污物,厕所外坡道扶手干净无灰尘,厕所入口处道路、台阶无积水,或有防滑措施。公厕内部管理间、工具间整洁有序;垃圾桶应适时清理;地面应清洁、无积水;大、小便器整洁,无水锈、尿垢、粪迹,管道畅通无堵塞、无滴漏;墙面、天花板、门窗、隔断板整洁、无乱写乱画,无污迹、无积灰、无蛛网;公厕内照明灯具、洗手器皿、镜子、挂衣钩、冲水设备、拖把池完好,保持洁净;厕所内免费提供厕纸;无障碍厕位间扶手应牢固完好。
4.保洁管理定人定时。农村公厕应配备专(兼)职保洁员,原则上每座农村公厕配备1名保洁员。公厕保洁每天上下午各不应少于一次。厕所内外垃圾应及时清理;厕位内垃圾桶每日清洗一次,桶内垃圾污染较重时及时更换;便器、便斗应及时进行保洁作业;滞留粪便、尿液应及时冲洗干净;一般情况下,厕所门窗应敞开,保持自然通风;化粪池应定期检查和清理,保持无溢满渗漏。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在资金配套上,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全区登记在册使用且落实专人管理的公厕,区级财政将予以村级管养的城镇公厕500元/座?月、农村公厕200元/座?月的专项管理补助经费,市政公司、公园公司管养的公共厕所费用已纳入每年经费预算不再另行补助。根据“厕所革命”相关工作要求,全区每年新增公厕需向区城市管理考评中心申报入册,方可申请公厕管理专项补助经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